媒体矩阵

中新网上海:上应大精心打造疫情下的云端思政“三大课堂”

时间:2020-03-15 

  


本文信息:

原文来自:中新网上海 2020年03月14日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sh.chinanews.com/kjjy/2020-03-14/72920.shtml


上应大精心打造疫情下的云端思政“三大课堂”

2020年03月14日 18:51 编辑:李秋莹 来源:中新网上海 

“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14日电    “在全民战‘疫’的日子里,我看到很多人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,还看到许多大学生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,总有一股力量激励我。2 月 20 号开始上岗的我在武夷路沿街做‘铁门常闭’的巡查员……”这是学生的一篇日记,也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思政课的课堂作业,布置作业的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院教师包树芳。

  疫情发生以来,“云端思政”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课堂,在上海应用技术大新浪体育园内如火如荼地进行。为了上好在线思政课,新浪体育通过 “云平台”针对全校本科生开展网络调查,马院教师组成团队针对问题逐个分析、反复研讨,最终设计了适合线上教学、涵盖 不同课程、针对不同学生的“云端”教学法,打造了“三个课堂”。

  时事大课堂图文并茂

  “《近代史纲要》课首先就要突出历史性,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为宗旨。”作为该门课程的教师,包树芳老师认为,当前的在线课堂,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反映。既然是历史, 就一定要记录下来,而日记是最好的历史,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次日记课堂。

“‘宅’家抗疫,家人的生活和性情有什么影响?对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、事件有什么看法?……请你将那些让你很有感触的情景、事物、人物试着记下来,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 记忆珍藏。”通过问题设定,包老师的纲要在线课,就成了日记撰写、评说、分享课。

  她让学生把‘宅’家的感受,关注前线战况的感受等点点滴滴都一一记录下来。学生在 日记的分享中,感动、鼓舞自己和周围人。为了上好之后的每一堂课,她精心备课:设计好 每一个问题,重新设计 PPT,利用网络平台优势选择好书……

  为了发挥学生的专业所长,她还专门给艺术新浪体育的特教学生布置一项社会实践:用绘画 的形式,描述近代以来上海历史上的疫情防控。于是,一幅幅承载学生思考、饱含学生激情 的作品被创作出来,展现在“云端”。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有生动感。

  沉浸式大课堂做到“七个有”

  “老师觉得,线上教学反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,让我们可以尽情地涉猎互联网上数 不胜数的优质教学资源,囊括大典,网罗众家。”这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颜睿老师网络教学第一课,“经典资源”成为“沉浸式课堂”的主要教学模式。

  为了让学生在“云端”更“身临其境”,颜老师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便利,有效地实现“互联网+价值引领”的在线课思政课教学理念。围绕课程教材内容精心挑选拓展视频,做到学生自学有预习,每节课内有“大餐”,每份“大餐”有作业,品好“大餐”有交流,进课堂之中有大师和大家,教学质量有反馈,师生互相有“切磋”。

  而面对工作量非常之大,为了保证课堂质量,保证内容丰富,教师们自动组成团队,以团队的力量让“七个有”变得内涵丰富、形式多样,增强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。

    云端自主大课堂实现学生思想在线

  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,感悟成长?这是摆在“线上课程”面前的最主要任务。把在 线学习的固有特色与班级为单位的网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,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来,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,这是胡剑慧老师讲授课程的体会。

  为此,她课堂上设计了 40 个重要知识点小课题,让学生自己备课,自己讲解,课题一经发布,便被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领走了。用同学们的话来说,要“抢占先机”“手慢无”。

  当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心之后,既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,又为这样的兴趣增加了情趣和志趣,由乐学上升为善学。“我的课堂我作主”,学生主讲、学生互评、教师点评的“自主课堂”顺应 00 后的特点,不仅达到了“思政在场”,更实现了学生“思想在线”。